主题: 秦淮之源的观音经幢

  • 希夷
楼主回复
  • 阅读:4543
  • 回复:1
  • 发表于:2021/9/23 8:06:24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溧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秦淮之源的溧水东庐山一片区域,环山如屏,水脉众多,因此水过之处的片片冲击平原正是可耕种的良田。为便耕种,保丰收,与之相应的就出现了很多的坝和塘。坝一般在村庄外面,而主要为了满足村民生活需要的塘,或叫淘洗塘,甚至叫风水塘的,一般在村庄边或就在村庄里面。这种塘一般都比较大,能流通,水质好,最主要的是一般不会轻易用于灌溉而处于常年饱水状态。这样就又会出现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每年夏天或会有稚童因游泳而溺亡。于是就有了一个石柱样的构件出现在了塘边,当地人把这个石柱称作观音柱,或观音石刻。因为这个石柱的四面均刻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的字样。用来镇住水鬼“讨替”和祛祸攘灾。
       在我溧水的秦淮之源东庐山周边就有现存的四处有这样的观音石刻。原东庐乡的尹庄村,小茅园村,南庄头村,及白马镇的官塘坝埂上四处尚在。这几个观音经幢均有幢冕,幢身,幢基,尺寸不一,幢高约在1.4m左右,宽约0.28m左右,八角形,四面刻有经文咒语。

        这个被当地人称作观音石刻的石柱,是一个佛教传入的法器叫经幢。

? ? 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佛塔和经幢在传入中国后因被融入了中国原素和技艺而变得更有艺术性和感观的冲击力。如塔,原来就是个石构建物,是僧人的墓。到了中国以后融入中国的木结构技艺就使得塔这个形式更丰富多彩,甚至还将塔与某种信仰,地理文化结合在一起建成一种带有深刻中国原素的风水塔。我溧水区的永寿寺塔就是典型的风水塔。

       那么作为一种佛教的经幢则不为大家所知。藏传佛教中原来的经幢是绸布的,叫经幡,就是那个著名的六祖慧能“幡动?还是心动”故事里的幡。这个形式由藏传佛教密宗所传,经幡上一般写有咒语。咒语或出自“陀罗尼经”文。关于佛教中的密术符咒,一般认为到了宋代就失传了,只在藏传佛教的密宗里面有些保留。由此,作为一种刻有咒语的佛教法器由藏传密宗传世是有依据的。

        关于观音崇拜及其泛化是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民众们深信,那个刻上观世音咒语的石柱是一定有祛灾除难的功力的。作为西方三圣之一的观音菩萨原是未来佛阿弥陀的左胁侍,叫不煦。后来随释迦牟尼佛修道,因其发愿“只要一心念我名字,我就能即时观其声音,帮他脱离苦海”。故此释迦牟尼佛为他取名观世音。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性别,我在以前写观音会的帖子中有过简介。一般认为是元朝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将观世音菩萨画成了女性形象,并被广泛接受,于是观音菩萨就成了今天人们见到的这个形象。

        佛教自汉明帝时一支由旱路转入中国,经与本土儒道的斗争,改变,融合到了南朝时己经相当壮大了。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作为秦淮之源的这片区域,佛教的传播自然非常广泛。鸿鹤法师在东庐山布道,又到东庐山南建大觉寺,及古拙和尚中兴寿国寿等等,都说明这一带受佛学影响之深之广泛。

        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石刻,或观音经幢,是依据密宗咒语的要求,将“陀罗尼经”文刻在上面,以其法力来为百姓袪灾避祸。这里经幢的材料己不是写在丝织品上,而是刻在石头的,仍是有幢顶,幢身,幢基组成,呈八角形,只是并不是安放在大道通衢,寺院墓道,而是安放在大水塘边,其用佛法镇妖祛邪的目的非常明显。

          溧水秦淮之源观音崇拜的泛化,及其与密宗符咒术的结合,给我们展示出佛教本身多元的融合与佛教思想对人的影响之全面而深刻。

       “念我名字,我即能观听到你的声音,并能救你脱离苦难的观音之愿”,应该是观音崇拜广泛而持久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我们同时也见到了观音菩萨对世人不悟的无奈。观音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充满了悲情。所以,如果自己不悟,观音这样的救苦救难的大觉悟者,也是无能为力的。











  
  • 商务培训师
  • 发表于:2022/1/22 21:02:08
  • 来自:江苏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