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以茶为媒、高手对决 ,全市手工炒制茶技能竞赛在洪蓝举办

  • 佳慧
楼主回复
  • 阅读:30
  • 回复:0
  • 发表于:2025/6/7 8:58:02
  • 来自:中国 江苏 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溧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技艺凝匠心,茶香漫无想。6月5日,2025年度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手工炒制茶技能竞赛在洪蓝街道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农科馆举办,作为市职工技能大赛的重要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的50名炒茶能手参加,他们在火热的赛场大显身手,以茶为媒,展现手工炒制茶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南京市职工技术协作中心(南京市产业工人创新发展中心)主任王敏,溧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程民,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超,洪蓝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平,溧水区总工会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胡友国出席开幕式,并现场观摩技能竞赛。


        张琳表示,手工炒茶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手艺,它既是技艺与文化的交融,更是匠心与责任的传承。炒茶能手的同台竞技,既是对个人技能的淬炼,更是对茶产业人才梯队建设的推动。希望大家以茶会友、以技论道,用双手诠释“工匠精神”内涵,也期待通过竞赛,涌现出更多技术能手,让茶产业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注脚,让“梅香茶韵”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此次竞赛由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南京市委主办,溧水区总工会、洪蓝街道办事处承办,旨在加强传统炒茶制茶人员队伍专业素质建设,加快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茶叶加工工队伍,以竞赛促培训,展现技能人才精神面貌,促进经验交流、切磋技艺、提高技能。开幕式上,王敏为裁判长颁发聘书,裁判员代表汤茶琴、参赛选手代表汤耘宣誓,程民宣布竞赛开幕。


        竞赛项目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其中理论成绩占比20%,现场操作成绩占比80%。理论知识竞赛以闭卷笔试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茶叶生长加工等基础知识。技能竞赛现场,选手们全神贯注地坐在炽热的茶锅旁,从鲜叶下锅时的高温杀青,到揉捻环节对力度和手法的精妙把控,再到干燥阶段对火候与时间的精准拿捏,每一道工序都展现出选手们深厚的技艺功底,在他们双手的灵活翻动间,嫩绿的鲜叶逐渐蜕变。在成品茶质量考核与审评过程中,茶叶投入沸水的瞬间,馥郁的茶香随之弥漫开来,为专业审评提供重要依据。




        此次比赛最终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南京市总工会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比赛结果。“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大家在一起同场竞技,互相交流学习,有助于我们制茶行业的水平提升,更好地把手工炒茶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参赛选手代表汤耘说。




        作为竞赛的举办地,洪蓝与茶的缘分源远流长。自1984年起,傅家边便开始成片种植茶叶并不断扩大面积,2001年正式生产加工富硒茶,建立千亩富硒茶生产示范基地,开始生产有机茶。

        近年来,洪蓝街道依托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生态资源优势,锚定“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茶产业,现有茶园3000余亩,年产量75吨,年总产值超5000万元。同时创新开发梅茶间作种植模式,傅家边梅茶间作与文化系统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第三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打造推广“傅家边牌”梅香茶、“雪松牌”雨花茶等省级名牌茶叶商标,在省、市级名特茶质量评价活动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荣誉。

        接下来,洪蓝街道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以“亚夫科技服务溧水洪蓝工作站”为载体,定期举办制茶技艺培训班,培育更多“制茶工匠”“非遗传承人”,与各方携手共进,绘就“一片叶子兴一方经济、一杯香茗富一方百姓”的壮美画卷。(来源:We洪蓝)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