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计生协会风采:立足茶园创业,造福计生家庭

  • 跟着感觉走
楼主回复
网站小编网站小编
  • 阅读:190
  • 回复:0
  • 发表于:2014/1/21 14:21:15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溧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立足茶园创业,造福计生家庭

——和凤镇吴村桥村计生协会志愿者严海林同志的事迹

               


溧水和凤镇有一个茶叶种植大户叫严海林,在当地,只要人们提到他,都会啧啧称赞他是一个自主创业的领头雁,是一位帮扶计生贫困家庭的能手。

严海林是和凤镇吴村桥村计生协会志愿者,他的父亲是全溧水鼎鼎有名的茶叶种植户,他从小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学会了茶叶的种植、采摘、烘焙等技术。多年来,他无偿为当地的贫困计生对象和茶农传授茶叶种植技术,并且组织本村的计生信息员、村干部和部分计生对象,创办了南京市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因为成绩显著,他被评为溧水县第三届镇村优秀科技人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评茶师”,连续多年被评为溧水县优秀共产党员。

一、立足茶园,开辟绿色天地

为了奔生活,19岁的严海林就只身离开家乡,来到江苏省金陵汽车运输公司当了一名驾驶员。这个出身于贫寒之家的小伙子特别能吃苦,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什么吃苦的工作他都愿意干,抢着干,而且干得很出色。那时他的梦想就是凭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多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这个年轻人在他的人生之初,路走得并不顺畅。在这家运输公司苦苦打拼了13年时,他遇上了单位改制,几乎在一夜之间他便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铁饭碗”。自己的生计也存问题,更别说让家人因为自己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了。

严海林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低谷,感到很迷惘,像跌入到了五里雾之中,他似乎已经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天,他漫无目的地踯躅在家乡的一条小径上,眺望远处的那片原野。这片绿野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的情感一下子融入了这片土地。他想:我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自我毁灭。在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我出生于这片天地,我有自己的强项——懂得种茶技术,那么我就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自己的人生梦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离开了自幼喜欢的茶业多年之后,他又重新拜自己的父亲为师,从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烘焙、制作、包装到销售,完整而系统地学习掌握了传统的茶艺流程。但是,“学师者生,似师者死”。向师傅学习的人能够凭此技艺生存,但是,如果全般师傅的一套而不学会创新,就会把技艺学死,就不会有所发展。

看到父亲销售茶叶时总是骑着自行车,他觉得父亲的艰苦简朴的精神虽然可嘉,但是这样的速度跟不上竞争时代的步伐,不适应茶叶的规模经营,他自己有多年的汽车驾驶技术,何不买一辆汽车呢?这样既方便又迅捷。于是,他按揭贷款买了一辆价值19万的桑塔纳。他不断学习创新制茶工艺,从浙江一带引进白茶品种,根据本地人的口味,调整了制茶工艺,运用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制作白茶,受到了本地人的欢迎。严海林看到外地的茶叶在溧水上市的比较早,于是他就增加了茶叶种植的品种,引进种植了优质茶叶——安吉白茶,并且把这种茶叶做成我地的蜷曲的碧螺春的样式。另外还种植了西湖龙井茶,黄山小叶种。

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严海林又精心组织了南京市第一家茶叶合作社,命名为“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吴村桥村的村干部、计生信息员和计生困难家庭的人员。严海林建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让全村的茶叶种植户抱成一个团,拧成一股绳,以适应茶业竞争形势,而且使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做到合理合法,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他要以点带面,把自己茶叶生产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那些亟需帮助的茶叶种植户。

为了创品牌,严海林给自己的茶叶注册申请了“石臼湖茶叶”商标,经过几年的打造,它已经成为溧水的知名商标。

二、帮扶结对,共奔幸福生活

溧水和凤镇地处丘陵,适宜于茶叶的种植,而且,希望通过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摆脱贫困,踏上致富之路的村民较多。但是,单打独斗毕竟比不上组拳出击。

严海林执著地坚守创办合作社之初的理想,那就是以合作社为阵地,进行资源整合,加强技术交流,强化销售合作。

严海林发现,吴村桥村的一些茶农有许多方面都需要帮助,但有两方面需要加大力度重点帮扶:一是生产技术,它关系到茶叶的质量;一是茶叶的销售,它关系到村民茶叶种植的终极目的。

一个名叫俞祚峰的茶叶种植户,种了几亩茶叶,由于茶叶制作工艺差,再加上销售无门,家庭经济一直陷于贫困难以改变。严海林主动上门,对他进行了重点帮扶。他亲临茶田指教采茶工如何采茶,指导茶叶制作师傅如何掌握火候,怎样揉搓,怎样烘干……制作好的茶叶包装后,严海林又凭自己的人脉替他联系单位或个人销售,一年能销售到2万元。严海林坚持对他进行帮扶,无私地给予关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俞祚峰家的经济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最近,他们家在沙塘庵购置了一套新房,准备给孩子娶媳妇。俞祚峰常常说:“我有今天,主要靠的是严海林的帮扶,是他领我走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党员,我佩服。”

近几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石臼湖的渔业资源越来越萎缩,原本从事渔业的村民把目光由水面转到了山上,他们开始考虑茶叶的生产。在和凤镇骆山村,也有一个姓俞的村民开始种植茶叶,并且发展势头很迅猛,由原来的几亩发展到100亩,预计每年收入达到近20万。问起他的茶叶发展之路,他总是笑笑说:“聪明人要善于取经,要取真经。严海林就是这本真经。想当初起步的时候,我三天两头跑他那里,他把什么秘诀都交给我,像个鸟儿一样,我能不腾飞吗?”

关于严海林对贫困家庭帮扶结对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可每当人们称赞他时,严海林总是很谦逊地说:“这点小事,何足挂齿?这是我作为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

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吴村桥村的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这产生了“蝴蝶效应”,带动了村人的就业,扩大了村民就业的规模。村里“4050”的妇女,很多是计生困难人员,她们年龄较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又有家庭的牵绊,找不到工作或无法外出工作,而村里茶叶的发展,让她们能采茶、做茶等就业机会。每个妇女每年能挣到1.5万元左右,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感恩社会,造福一方乡亲

对社会,对家庭,对亲朋好友,严海林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和凤镇,包括严海林所在的吴村桥村,很多村民外出种菜卖菜,因此留守儿童较多。严海林尤其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并给予他们以温暖。他在茶场建立了留守儿童实践基地,组织留守儿童到茶场基地采摘茶叶果,进行祭扫烈士墓以及学雷锋等活动,与孔镇小学合作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感恩的心”教育活动,他给吴村桥村的留守儿童捐赠订阅了100份的《少年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些活动既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减少了外出家长的牵挂。

和凤镇开展了“千企帮千户”活动,严海林积极响应。他拿出5000元钱帮助村里的困难家庭吕根林和赵春保,帮助他们解决了子女上学缴费的困难。近几年,严海林带动邻村30多户贫困计生家庭通过种植茶叶致富。由于这些贫困户普遍缺乏启动资金,他积极主动地帮助金融部门分发贷款。

严海林常说:“在我创业之初,党和政府、社会给予过我很多帮助,现在,是我该慢慢回馈社会的时候了。”

在严海林所在的村上,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这是他今年刚为村里修的一条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原本那条土路,一到下雨,老人无法出行。不少老人常常为此抱怨,严海林因此记在了心里。为此,严海林个人拿出了6万多元,为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这条水泥路的建成,使村里的整治环境卫生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也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要致富,先修路。”这条路使村里的农副产品运送出去更加方便顺畅,从而带动了一村的经济。

当人们感激于他的奉献精神时,严海林说:“其实这些并没有什么,都是相互间帮助,以前我也接受过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帮助,现在回馈一点给社会也是应该的。”

严海林给人的印象是朴实实诚,也许正缘于此,他的茶叶事业才能越来越红火。经过几年的发展,严海林的合作社规模渐渐扩大了,如今,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已经有108人了。严海林说:“我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想为村上、镇上的这些茶农们做点实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